保护和振兴民族品牌时不我待,为此建议:
让振兴民族品牌成为提振内需的重要抓手。做好顶层设计,制订振兴民族品牌的长远规划,成立振兴民族品牌领导机构,将振兴民族品牌融入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。近期,各地梳理本地传统老品牌,设立专项支持基金,重点拓展本地市场。市场化选聘管理人员,选聘具有国际视野、谙熟网络时代商业运作规则、敢于在世界范围内一争高下的品牌职业经理人团队。打破国有企业传统薪酬标准,建立激励相容的经理人激励机制。中期,打破省际壁垒,促进民族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全流通,争取民族品牌成为世界品牌之前,先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品牌。同时,把品牌培育与技术创新相结合,形成自己的关键技术,打造民族品牌核心竞争力。
让振兴民族品牌成为深化经济改革和“走出去”战略的重要步骤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,国资国企改革引入民营资本,赋予民间资本振兴民族品牌责任。通过兼并重组注资等多种形式,促进民族品牌的国资国企与成功民营企业家深度融合,发挥国有资本与民营企业家经营能力的双重优势。借鉴海尔经验,鼓励民族品牌走向国际,鼓励民营企业带领民族品牌扩展世界市场。国家层面提供贷款支持、市场调查、金融担保等层面的外围服务。吸取景德镇瓷器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训,建立民族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。构建推动民族品牌“走出去”的产业、财政和税收支持制度,帮助民族品牌拓展国际市场。
让振兴民族品牌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内容。品牌建设只有与文化结合,才能创造持久的生命力。在振兴民族品牌的同时,融入更多中华传统文化。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,积淀了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,民族品牌向世界的传播,更是包含中国价值观的传统文化传播。建议邀请国内传统文化领域专家和国际文化创意专家,对民族品牌进行产品开发设计,将时尚和流行的元素充分融入民族品牌,争取首先得到包括东亚在内的中华文化圈认可、接受并喜爱。